省政協常委、安徽農業大學林學和園林學院教授高慧心系“三農”,擔任省政協委員多年來,她每年都會提出有關“三農”問題的提案和建議。“今年,我向省兩會提出了關于解決農村養老困境、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。”1月初,高慧委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。
“小康不小康,關鍵看老鄉。”在高慧委員看來,2020年決勝脫貧攻堅、實現全面小康,其中一塊很難啃的“硬骨頭”,就是農村失能、失智、高齡、貧困等老年人口的養老問題。“到2018年末,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2.5億,其中約60%以上的老人居住在農村。”高慧說,農村養老需求迫切,但養老現狀卻令人憂慮。
數字顯示,98.5%的農村老人愿意留在熟悉的原居住地養老,然而,傳統的家庭自主養老方式已無法滿足農村養老需求。受傳統養老觀念影響和經濟承受能力制約,農村老人一般也不愿意進入養老機構養老。“鄉鎮社會化養老機構入住率很低,一般不到50%。”高慧委員說,入住率越低,養老機構運營成本越高,收費就越高,服務就越不到位,造成惡性循環。
高慧委員建議,改變現在根據床位和入住老人數量給予養老機構補貼的做法,對入住養老機構的農村老人給予適當補貼,減輕農村家庭的經濟負擔;推動養老機構與鄉鎮衛生院、村衛生室合作,提高醫養服務水平。她還建議建立健全“養老時間銀行”機制,借助鄰里互助的力量解決農村養老服務人員短缺問題,“發動群眾提供養老志愿服務,服務信息存入‘銀行’,等將來有養老服務需求時再支取。”